杏坊村:文明花开幸福来
杏坊村中草药种植基地
乐安县山砀镇杏坊村,全村有642户2886人,耕地面积4332亩。漫步村中,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徐徐展开:阡陌纵横的稻田、整齐雅致的民居、整洁有序的庭院,远处青山如黛,近处道路平坦宽阔。近年来,杏坊村全力打造文明乡村、富裕乡村,先后捧回“全国文明村镇”“江西省文明村”“全省农村社区建设示范社区”“英国威廉希尔公司市红旗党支部”等沉甸甸的荣誉。
杏坊村的每一个角落,都涌动着文明新风的暖流。醒目的移风易俗宣传牌点缀墙壁,一排排三层小楼井然有序,房前屋后桂花、香樟绿意盎然。劳作之余,村民们在宽阔整洁的文化活动中心唱歌、跳舞、下棋,生活丰富多彩。这得益于村委会制定的“杏坊村宅基地统一管理”村规民约。
多年前,经全体村民会议商议,杏坊村定下规矩:旧房拆除后宅基地收归集体统一管理;申请新建住房需在指定区域,占地面积不超过120平方米,楼层不超3层(限高11米),严格执行“一户一宅”。同时,试行收取1万元建房保证金,合规建成后全额返还。多年实践,“一户一宅”成效显著。该村党支部书记郭勇平表示,严格落实“一户一宅”,是建设和美乡村的重要一步。旧房不拆,不仅存在安全隐患,还会影响村容村貌,而拆除旧房复垦后能增加农业生产用地。
文明新风更体现在村民生活的细节里。红白喜事简办或不办,“零彩礼”渐成风尚,不随礼、不收礼蔚然成风。村民武桃花嫁女时主动提出“零彩礼”:“子女过得好最重要,亲戚朋友来聚聚图个热闹,不用随礼。”如今村里形成一条“规矩”:红白喜事控制在10桌以内,不随礼、不收礼。同时,村祠堂开设“村民食堂”,免费提供场地和设施用于承办红白喜事酒席。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文明评比,选树“勤俭持家”“孝老爱亲”“文明家庭”等典型,通过宣传宣讲,倡导尊老爱幼、邻里团结美德,以榜样力量提升村民文明素养,共建和谐家园。
村民思想观念的提升带来了显著变化:做好事、行善举的人多了,邻里、家庭矛盾少了,村内一片祥和。
杏坊村投入30余万元整治村容村貌,补齐水、电、路、网、通信等基础设施短板,形成房屋错落有致的宜居布局。村干部带头示范,入户宣传动员,推动村民落实“门前三包”,保持家居庭院整洁。
创新推行人居环境整治“积分制”,根据村民家里及房前屋后的卫生状况打分评比,对表现优异的家庭给予“文明积分”奖励并评选“文明家庭”,有效激发了村民参与环境整治、公益事业和互助行动的热情,将“村里事”变成了“家家事”,合力推进乡村建设。
村祠堂被打造为多功能活动中心,整合文化活动室、农家书屋、居家养老服务中心、四点半课堂、妇女儿童之家、法律讲堂等功能,常态化开展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活动,成立村文化宣传队定期巡演,宣传喜事新办、厚养薄葬、不攀比、不迷信等新风尚,引导群众弘扬家庭美德、倡树优良家风,争做文明新风的倡导者、践行者和宣传者。大力推广“1134”基层治理模式,送服务上门、送文化入户,打通服务“最后一米”。设立村法律援助站,开展法律服务,调解矛盾纠纷,村里多年来未发生上访事件和治安案件。
2022年以来,该村积极流转土地,建成300亩高标准农田,解决了100余户农户的农田灌溉难题,让“望天田”变成“丰收田”。该村粉防己种植基地,藤蔓葱郁,生机勃勃,村民们正忙着除草施肥,一派繁忙景象。
粉防己是一种兼具保健、药用、观赏和生态效益的多年生草本中药材,市场前景广阔。近年来,该村粉防己产业持续发展,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、实现农民增收的新引擎。粉防己不仅扮靓了乡村,更成为带动村民家门口就业、让荒坡生金的“致富草”。此外,该村还引导返乡人才成立养殖合作社,发展乌龟、甲鱼等特色养殖,进一步增强了强村富民的内生动力。
2024年,杏坊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0万元,实现了产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一幅产业兴、生态美、乡风淳、百姓富的现代田园画卷,正在青山绿水间生动铺展。